1、彼得&林奇提醒说,现在的那些流行股票软件上都能查到每种股票的账面价值,但是你千万要记住,这种账面价值往往与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不符。例如在美国佩恩中央铁路公司的账面上,穿越大山的隧道以及报废的轨道车,可都是被当作资产入账了的。
2、全美投资者协会在40年的投资生涯中,总结出了一条最少5只股票原则:如果你选择5家成长性公司的股票,会发现其中只有l家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l家表现令人失望,3家表现和你原来设想的差不多。虽然你只需要那家能给你带来惊喜的股票,可是却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家;既然如此,你购买的股票就不能少于5只。
3、任何一位随身携带信用卡的美国消费者,实际上在平时频繁的消费活动中就已经对数十家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基本面分析,如果你正好就在某个行业工作,那么你对这个行业的公司进行分析就更加如鱼得水了。你日常生活的环境正是你寻找10倍股的最佳地方。
4、通常的情形有两种:一是公司无法将巨额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二是巨额资产被搁置。
5、有些投资者认为,投资股票有风险,购买市政债券该不会有风险了吧?
6、而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个人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从而使得投资业绩不但稳定,而且优于大盘。
7、能够给你带来痛苦回忆的股票,通常是你在这只股票上已经有了一定获利,本来想及时获利了结的,可是由于太贪心,卖晚了,赔钱了,或者卖得太早了,少赚了,甚至只赚了一点蝇头小利,卖出后就连拉几个涨停板所有这些,都会让这只股票在你心中引起痛苦回忆。
8、第四个阶段是反弹降临阶段。
9、当你为了账面价值而购买一只股票时,你必须仔细考虑一下那些资产的真实价值是多少。
10、第三种方案在第二种方案的基础上继续追加投资。如果你在1940年1月31日投资1美元购买股票,到了每年的1月31日那天都固定追加1美元买入股票;不过,如果你当天发现股指比上年同期下跌的幅度超过了10%,再勇敢地额外追加买人l美元(这种情形在这52年中一共出现31次),那么到1992年,这每年的l美元2美元投资(累计为52+31=83美元)将会升值到6 295美元。
11、彼得&林奇认为,散户投资者没有必要跟着机构主力走,甚至相反,还要特别关注机构投资者不关心.不軎欢的股票。他对这一点有非常多的切身体会。
12、二是即使买对了正确的股票,可是买入时机.买入价格错误也会损失惨重的。
13、彼得&林奇非常赞成从日常生活中发现10倍股。他深有体会地说,散户投资者平时只要在自己的工作场所或购物中心稍加留心,就能发现表现出众的优秀上市公司,而且这种发现会比机构投资者更早.更可靠。
14、每当股市暴跌前,即使买人业绩优良的股票同样会损失惨重,那些买错了的股票所遭受的损失就更不用说了。
15、散户投资者在阅读上市公司年报时,要注意该公司的存货核算方法是否有改变。如果有改变,就要把它换算到同一种存货计价方法下比较,看期末的存货价值与上一年相比是增加还是减少了,这种比较才有意义。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上市公司的经营业务非常复杂,很难进行这种换算。可是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你被财务报表忽悠了也浑然不知,还在那里仔细研究各项财务数据,当然就免不了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6、第三个阶段是财务稳定阶段。
17、你以为股票只会上涨吗?狠狠跌一次,梦就醒了。
18、彼得&林奇关注太阳批发公司,起初是因为没有证券分析师在关注这只股票。根据他的一贯想法,某个上市公司没有机构关注,就很可能会因为没有机构炒作而导致股价偏低。本案例的分析证明了彼得&林奇这种想法的真实性:目前股价为2美元,而实际价值经推算应该在5美元8美元之间。这种去伪存真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很值得散户投资者学习。
19、股票投资风险表现在
20、一月效应每年都会如期而至,国内股市也是如此。尤其是小盘绩优股,这方面的表现会更加突出。据彼得&林奇统计,在过去的60年中,美国股市每年一月份的股指平均涨幅为6%,可是小盘股的平均涨幅却高达86%。也就是说,一月效应给散户投资者带来的投资回报,至少是市场平均回报的28倍。更不用说,这还没包括11~12月内逢低建仓下跌的幅度在内呢!
21、由于投资者担心这种打击很可能是致命性的,这种局面也不知道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得到改变,所以股价不断走低,甚至一两年内就下跌4000~80%,只相当于原来股价的20%~30%。
22、股票投资的风险,常常让人搞不清买股票究竟是投资还是赌博。从历史上看,在1929年股市大崩盘后的20年间,大多数人都把炒股看作是赌博,这一观点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被扭转过来,而实际上,这时候的股价已经被过度高估了,这时的股票投资才是一种真正的赌博呢。
23、彼得&林奇认为,除了期限非常短的债券.债券基金以外,购买债券也有风险。
1、彼得&林奇认为,评价一月效应发生前后的股价高低,应该和上市公司的实际价值结合起来考虑。具体方法很像给二手房估价一样:首先将该公司的总股本乘以股价,得到股票市值;然后,扣除负债,得到该公司的实际价值;最后,将该实际价值与同行企业进行比较,就能看出股价偏高还是偏低了。
2、第一种方案如果你在1940年1月31日投资1美元购买标准普尔500指数,到了1992年,这l美元将会升值到7933美元(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算,因为1940年时还没有股票指数这一说法)。
3、灾难降临后,上市公司必定会通过削减各项开支.压缩预算费用等措施,应对灾难.渡过难关。这时候的投资者对股票分红就不要抱多大幻想了,要么降低分红标准,要么分红干脆被取消。这时候表现在股价变动上,反应并不是那么明显,总的来说股价仍然处于底部。
4、三是购买市政债券也有风险。
5、如果分析师都觉得厌烦,就可以开始敲进了。
6、前者如统一爱迪生公司,它由于燃料价格暴涨导致成本增加,无法消化巨额成本,股价从6美元跌到5美元;后者如长岛电力公司,它建造的核电站无法取得许可证,股价从5美元跌到75美元。
<7、阅读上市公司年报时,要注意把销售增长率和存货增长率相比较。
8、当公司渡过了难关,又能重新获利了,甚至盈利水平比过去还高,并且即将恢复分红。这时候如果资本市场接纳状况良好,又能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支持(同意将某些费用负担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股价反弹就真的开始了。
10、一条重要经验是,产品越接近于最终产成品,它制成产成品后出售的价格就越难预测。例如在手表厂,一块金属值多少钱大家一清二楚,可是当它制成了手表的半成品,它还值多少钱,谁都很难估计。